景姓男孩名字大全_姓景的男孩名字
景-Jing-最好不用声母是q.x的字为名,双字名应避免全用j声母.ing韵母或上声字。首字最好不用上声字。最好不全用上下结构的字。注意名的意义与"景"字的"景色"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。
景氏起源
( 景氏百科 )
拼音jǐng
人口约 55 万〔 常见姓氏 〕
排名第 215 位。
位于邬姓之后,柏姓之前。
景姓 百家姓排名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215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206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209 |
1995年 | 163 | 1987年 | 181 | 1982年 | 177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253 |
景姓 起源
景姓主要源自:芈姓。
出自芈姓
1973年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出土过一件青铜甬钟,铭文作:“秦王卑命,竞平王之定救秦戎”。根据新出楚简,李零将铭文中的“竞平王”解读为春秋时期的楚平王,为楚平王的双字谥,他并进一步指出,战国时期的楚国景氏,便是源于楚平王。
出自齐国
周敬王时,齐国国君杵臼去世,谥号为景,世称齐景公。他的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,也姓景。周代贵族,生前封爵位,死后有谥号。谥号是一种社会地位与精神荣誉的象征,故贵族的谥号也成为其后裔之姓氏。春秋周敬王时,齐国君主杵臼去世,谥号为“景”,史称齐景公,其支子即以谥号之“景”为氏,景丑、景春,为其后裔。
出自改姓冒姓
改姓。常见的有帝王赐姓,避讳改姓,避祸改姓,复音姓氏单音化等等。还有一些少见的改姓现象,即单音姓氏复音化,以及避耻改姓、避嘲改姓等等。此外,在姓氏发展史上,因音讹与省文也是常见的两种改姓现象。明代忠烈之士景清,本耿姓,后改姓景。
景清的改姓,到底应属于何因,至今仍未找到有关文献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冒姓。是改姓的一种,系因被人收养,或因母改嫁,或为赘婿等等,而改取他人之姓。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本姓夏侯氏,因其父为曹腾收养,遂冒姓为曹。
出自蒙古族
出自蒙古族精吉集氏部族,属于文化上 、拼音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典籍《八旗满洲姓氏通谱》记载:蒙古族景吉济氏,亦称精吉集氏,世居克什克腾(今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)。后有满族引以为姓者。在清朝中叶以后,蒙古族、满族景吉济氏多改汉字姓为景氏、吉氏、济氏、金氏等。
出自满族
满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。满族称姓氏为“哈拉”,称家族为“穆昆”。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,后来随着人口繁衍,家族分支与“随任驻防”,调往别处。原来的穆昆又分化出数个新穆昆。他们的得姓途径和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以居住地为氏,以部落名称为氏,还有帝王赐姓,沿用女真族旧姓,因分居、迁徙改姓等情况。除此之外,还有满姓汉化,即指满族使用汉族姓。其中的随名姓之说,从这里可以寻找到满族中景姓的得因。随名姓有两种形式:一是以父祖名字中的一字作为子孙的姓氏,这与先秦汉族“以王父之字(或名)为氏”是一样的;再一个是以本人名字的第一字为姓。由于满姓译成汉文长达好几字,称呼起来不方便,因此往往称名不称姓(族姓),因而在长期的习俗中造成了以本名第一个字为姓的做法(当然他还有自己的族姓)。《清稗类钞》也云:“满蒙两族之姓氏,不著于世,辄以其名之第一字,相呼为姓。流俗不察,遂以为其祖父子孙不同姓矣。”
出自古女真族诸部,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。
在典籍《清稗类钞》中明确记载:“满蒙两族之姓氏,不著于世,辄以其名之第一字,相呼为姓。流俗不察,遂以为其祖父子孙不同姓矣。”
据典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胡锡氏,满语拼音为Huhi Hala,世居辉发(今吉林柳河、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,桦甸、辉南一带),后改汉字单姓为景氏。
⑵.满族精格理氏,亦称景格里氏、精厄礼氏,满语拼音为Ginggeri Hala,意为“洁净”,世居乌拉(今吉林长春)。后改汉字单姓为景氏、金氏、精氏、孙氏等。
⑶.满族精吉氏,亦称景吉氏,满语拼音为Ginggi Hala,世居乌拉(今吉林 吉林),后改汉字单姓为景氏、金氏、精氏等。
⑷.满族景佳氏,亦称靖佳氏,满语拼音为Ginggiya Hala,祖先在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,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,世居辽阳(今辽宁辽阳),后改汉字单姓为景氏、靖氏等。
满族中的景氏名人还为数不少,景固勒岱、景安、景廉、景星、景善等,将在以后章节中予以介绍。
出自达斡尔族
出自古达斡尔族精奇哩氏部族,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典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达斡尔族景奇里氏,亦称精奇哩氏,世居景奇理乌喇(今结雅河一带)、噶哈里碧汉额里村、黑龙江沿岸等地。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。在清朝中叶以后,达斡尔族族、满族景吉济氏多改汉字姓为景氏、金氏等。
出自景颇族
出自古百越族景颇部族,属于以民族名称文化上汉化为氏。景颇族称“姓”汉语谐音为“波桑”,含有类、种、姓的意义。景颇族历史上同种、同类之人,也即同姓之人,均有血缘关系,不得通婚。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“同姓不婚”的制度。姓氏在景颇族中起着“姓别婚姻”的功能。因而景颇族姓氏与家族历史密切相关。
景颇族姓氏中有大姓与小姓之分。大姓共二十六个,均为氏族社会部族或家族标志。其中木日(彭、李)、恩昆(岳),勒托(董、徐)、木然(尚、杨)、勒排(排)五大姓,是世袭山官的子孙,称为五大官姓。由二十六个大姓衍生出三百多个小姓。景颇族称小姓为“亭郭明”,即户名。由户名再发展为姓氏(即小家族的名字)。大姓和小姓常常连用,小姓在前,大姓在后,由同一大姓分出的两个小姓之间可以通婚。
景颇族的姓氏,主要来源于七个方面:①官位、职业称谓;②出生或居住地名;③动物名称;④植物名称;⑤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称谓;⑥食物或事物名称;⑦某种动物行为。
景颇族的姓氏起源模式,与汉族的姓氏起源十分类似,且多与图腾崇拜有关。而大姓、小姓之分及其社会功能,与汉族早期的“姓”、“氏”之分,和“姓别婚姻”、“氏明贵贱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,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的基本规律。
在景颇族人中,有许多族人以民族称谓的谐音汉字为姓氏,改称景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朝鲜族
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,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。中国朝鲜族的近一百多个姓氏中,景姓也占有一定比例。中国朝鲜族人的祖辈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。17世纪末开始零星迁徙,到19世纪60年代中叶以后,当时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,再加上清朝同治八年(西元1869年)其北部遭受大饥荒,使得大批朝鲜灾民陆续迁入我国延边地区定居下来。
阿昌族
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云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、梁河、潞西及保山专区的腾冲、龙陵等县,其中约90%的人口聚居在陇川县的户撒区和梁河县的遮岛、大厂区。阿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,汉族文献中对阿昌族先民的记载始见于唐代,“阿昌”这一族称是在元代开始确定的。据史书记载,阿昌族的先民早在 13世纪就已居住在今保山、腾冲、梁河一带。阿昌族原本无姓,后来受汉族文化影响开始有姓氏。从明代起,大批内地汉族移进阿昌族地区,对阿昌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。特别是户撒、腊撒地区,至今仍有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和墓碑,具有汉族文化的特点。阿昌族不仅在经济上,而且在风俗习惯、宗教、姓名等方面都受到汉族的影响。阿昌族景氏,明朝初期跟随沐国公沐英攻打三边(今云南、贵州、广西),最后留守西南边疆,和当地的阿昌族同胞通婚,逐渐融入阿昌族,成为阿昌族的大姓之一。
阿昌族取名一般取褒义,寄寓美好的愿望。同一辈分的兄弟姐妹,名字中的一字多取相同的,或有某种关联的字,这点与汉族有共同之处,从名字上即可看出是否属同辈。
出自傣族
出自明朝初期沐国公军下景氏将士,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。傣族景氏,祖先在明朝初期跟随沐国公沐英攻打三边(今云南、贵州、广西),最后留守西南边疆,逐渐文化上融入傣族。傣族,傣族人原本无姓,后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而陆续得姓。有的是因为傣汉通婚,傣族姑娘嫁给汉人,生了孩子用父亲的姓;有的是学校老师为了便于称呼而给定的姓;更有趣的是“生随师姓”,解放后,学校里出现了老师姓什么,全班同学都姓什么的现象。
景姓 分布
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汉室鼎盛时期,景氏宗人从楚地外徙,流居关中,落户陕地(河南省陕县)。至晋朝,族氏支分,足迹印于陕西、福建、江苏、湖北等地。云阳景氏的始迁之祖为景继彰,进士及第,官授常州武进令,时在隋唐战乱之际。其五世祖审公世居庆州(陕西省)、真宁(甘肃省庆阳)一带。景继彰赴任江南,偕谏、谆二子同抵衙署(武进)。继彰病故后,其景谏、景谆二子迫于路途遥远,无法就道返归故里,于唐景龙三年(709年)卜居于丹阳的折柳镇唐兴里。后人因村中有丹井五口,叩击之,则分别发出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旋律,其声清脆可辨,铿锵入耳,遂易村名为嘉(佳)井。由此,景谏、景谆兄弟俩被尊奉为丹阳景姓始祖。景氏定居丹阳以来,历时达1000余年,按宗支细分为贵一至贵七。其贵七又分派12支,并有墙、玄,有望等宗支,以大宗统领小支,小支依附大宗,出现了枝繁叶茂的局面。景氏居住在行宫的景家渡,横塘的大景甲、景巷,陵口的东庄,蒋墅、折柳、窦庄景家村、云阳的景甲村,亦有分布在司徒村、徐巷、界沟、万亩塘、新庙头、张家村、段庄、大上埄、南寺前、长安桥、白塔里、盛墅桥、三里铺、冷家村、东庄铺、卜弋桥、戴庄、留庄、邮塘、柘塘、管庄、梅庄、望仙桥、丁义河、南渚、符城等地。
景姓 名人明星
- 景风凌
- 景岗山
- 景珂
景姓 姓氏源流
一、景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、傈僳族、阿昌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芈姓,楚公族也。”乃“以族为氏。”又,屈、景、昭,乃“楚之三户”,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楚三闾大夫之职,主管屈、景、昭三王族事物。
2、《续通志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“出自姜姓。齐景公之后,以谥为氏。景丑、景春皆其裔也。”
3、或为耿氏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明史》注云:“明景清,本姓耿,改姓景。”
4、阿昌族之景姓,系喇进氏所改,盖取“喇进”之尾音谐以音近之“景”字,以为单姓。战国时楚有景差;汉代有景毅,蜀郡人,建宁中为侍御史;明代有景芳,定陶人,临漳令。
景姓 历史名人
景姓古代名人
景阳战国,楚将。齐、魏、韩三国攻燕,燕使太子求救于楚,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。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,取之以与宋,三国恐惧,乃罢兵,燕国得解围。景阳这种战略,被载于《战国策》。
景丹汉朝,栎阳(今陕西,临潼)人,名列汉光武中兴时云台“二十八将”的大功臣。能文能武,但学问好。也很有谋略,曾为光武帝击破王郎等,又与吴汉等人大败五校于栎阳,战功彪炳,被封为栎阳侯。据说,在封侯的时候,光武帝曾对他说了一句: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,故以封卿耳。”可见光武帝的器重。
景焕北宋,曾官壁州的白石县县令。早年专事书画,与翰林欧阳炯学士曾是忘形之交。一天他们一道骑马游玩来到应天寺。在右侧壁面上画上一天王与左侧天王像相对。渤海在一旁,观看画作之逸势,写成一篇歌行以记此事。后来擅草书的僧人梦龟又来到此寺,人们请他在廊壁上题字。书画歌行,一日而就。全城人都闻讯前来观看,寺中拥挤不堪,一时路道阻塞。成都的人称此为“应天三绝”。著有《野人寒语》、《牧竖闲谈》等。
景清明朝(1362年5月-1403年3月),明陕西,真宁(今甘肃正宁)人,一说本姓耿。洪武进士,授编修,改御史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命署左佥都御史。建文初为北平参议。复迁御史大夫。成祖即位,以原官留任。欲于早朝时行刺成祖,被执,搜之得所藏刃,遂被杀,诛九族,株连其乡人。
景范五代(903年~955年),字万卿,汉族,淄州长山人。杰出的政治人物,仕至后周中书侍郎、平章事、判三司。卒年52岁,立祠崇祀。世称景相公,葬相公山下,现有神道碑遗存。根据族谱记载,景范是山东景氏的始迁祖。
景延广五代十国(892-947),字航川,后晋,陕州人。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。出帝立,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,延广独不肯,但致书称孙,契丹数以责晋。延广对契丹使者说:“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,翁要战则来,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”。其后契丹入寇,延广闭壁不肯出,寻出为河南尹,北骑奄至,延广顾其家,未能引决,被执。但他宁死不屈,最后自杀,以身殉国。终年55岁。
景廷宾清末(1861-1902),号尚卿,农民起义领袖,直隶,广宗(今属河北省)东苕村人。义和团失败后,他领导家乡的农民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,附近人民纷起响应。在巨鹿县厦头寺自称“龙团大元帅”,竖起“官逼民反”,“扫清灭洋”大旗。义军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中字编列为营,最初不过两三千人。4月间进驻广宗县件只村后,各地人民纷纷响应,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四万人。起义失败后被俘牺牲。
景幼南初名炎昭,改名昌极,字幼南。江苏,泰州人。毕生从事教育事业,著有《哲学论文集》、《哲学新论》、《道德哲学新论》、《名理新探》。译有《柏拉图对话集选篇》、《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》等。
景差《楚辞》最重要的代表之一。当时与屈原齐名,辞赋家,有《大招》传世。
景监战国,秦国宦官并多次向秦孝公举荐商鞅以主持商鞅变法。
景姓男孩起名大全
AI智能起名,彻底解决父母为孩子起名的烦恼。结合生辰八字从我们几十万的精选文字库里智能计算出高分名字。
一个好的名字伴随孩子的一生,有助孩子的学习、工作胜人一筹。
-
最近一年已为
772459
宝宝取名 -
昨天共有
4791
父母使用 -
服务至今
98.77%
用户好评